代表之声 专题首页>代表之声
曹宗华代表:扶贫先要“扶志”
2020年01月07日 10:39 | 来源:长城网

  “扶贫不仅要扶物质,更要扶精神、扶文化,以补足贫困群众精神之‘钙’。我的建议是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,让文化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恒久动力。”河北人大代表、承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曹宗华说。

  河北人大代表、承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曹宗华。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相伯 摄

  扶贫先要“扶志”

  “扶贫先要‘扶志’,文化在‘扶志’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这事关贫困村脱贫后的持续发展,事关百姓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。”曹宗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  “艺术源自人民、更要服务人民。站在田间地头为老百姓演出,我是发自内心的,充满感情的。”近年来,曹宗华积极参与农村的慰问演出、爱心义演等活动,在演出间隙,她也会迈进田间,走上小路,带着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用品看望农村空巢老人,在老百姓家听故事,在村委会教村民唱村歌。

  多年深入农村、服务百姓的工作经验让曹宗华对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更加了解。

  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仍然滞后

  “在深入乡村,特别是与村干部、普通百姓座谈交流中,我一方面感受到了最基层群众对文化的渴求,另一方面也意识到部分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确薄弱,公共文化供给和服务能力不足,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,延缓了脱贫致富的步伐。”曹宗华说。

  在各地走访调研中,曹宗华发现,目前有些地方的文化扶贫形式较为单一,有些地方还只局限于唱几场戏、搞几次文化活动,在她看来,这些文化演出等活动并不是文化扶贫的治本之策,更应从“人才”这个根本上为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做深度思考并有效施策。

  河北人大代表、承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曹宗华在整理会议材料。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相伯 摄

  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

  曹宗华建议,对常年义务弘扬农村传统文化的骨干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。鼓励支持文艺专业毕业生回农村工作,纳入“三支一扶”范畴,工作满一定年限,考核合格,转为事业编制人员,使他们安心基层,施展才华,增强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。同时,要多维整合乡土文化资源,激发乡村群众的内生动力。

  民间的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传承,曹宗华表示,调动乡村现有民间艺人的积极性,将乡村艺人掌握的各类民间乐器、布糊画、剪纸、泥塑、刺绣等文化技能一代代传承下去……这样,村民们在农闲季节,劳作之余,就可以在自家的院子里,用自己的房子做场地,组建起一个个娱乐场所,打开一片片生活天地,搭起一个个精神平台。

  “开动‘脑子’,探索‘路子’。群众的文化细胞一旦被激活,将会焕发出无穷的力量。”曹宗华说。

  责任编辑:陶影
Copyright©2020 www.yzdb.cn All Rights Reserved
主办单位:公民与法治杂志社  冀ICP备13010025号-1
(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